|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分析 > 金融危机,制造业如何度过?

金融危机,制造业如何度过?

2008-12-03 14:39:39 来源:晋江经济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cn/

    金融危机是如何形成的?中国金融市场将会受到怎样的冲击?中国主要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晋江企业,如何应对此次危机?11月28日,一场题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中国的应对策略》在晋江召开,本报记者专访了演讲者。

    人物名片: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晓求

  全球金融市场缺乏统一的标准

  晋江经济报:您能大概介绍下此次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吗?

    吴晓求:从市场危机到金融危机的形成期间有一个过程。此次金融危机最初的苗头是2007年初,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导致金融机构财务状况恶化,从而引发了全面的市场危机,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

    市场危机转变成金融危机时有两个特征:拆借市场资金流量开始萎缩甚至停止;金融机构只收不贷,信贷市场逐步萎缩、成本显著上升。这两个特征意味着单个金融机构将因流动性严重不足而破产,当这两个特征出现时,金融危机也就来临了。今年9月份,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就是金融危机来临的标志。

    晋江经济报:您能剖析下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么?

    吴晓求:对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有说是西方新自由主义过度倡导高度竞争,忽略了政府的监管;有说是高度的金融产品创新脱离了实际,造成金融体系内部的混乱;也有说是金融体系内部约束制度不规范,导致金融工作从业者为获取个人最大利益而冒着过高的风险。

    无论是哪种说法,归根究底,都凸显了一个问题,全球金融市场缺乏统一的标准。无论是监管标准、产品创新标准,还是产品风险评估,全球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此外,从业者的道德诚信和从业范围也需要一定的评估和约束。

  晋江经济报:您如何看待中国的金融市场呢?此次危机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将有何影响?

  吴晓求:因为目前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都是很小的,所以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大。也许三五年之后,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像美国的一样,极具产品创新能力,却毫无约束,如果那时候金融危机到来,中国金融市场受的影响就会很大了。

  所以,虽然是危机,但我们应该庆幸这次危机没有推迟到来。而这次危机也给金融机构提了个醒,应该更加注重产品创新以及内部约束制度的规范。中国的金融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正朝着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许多政策还有待完善。特别是金融产品创新,中国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要融入国际市场,中国金融机构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对冲政策

  助推制造业升级

  晋江经济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您能解读下这些政策的内涵吗?

  吴晓求:扩大内需来对冲出口需求下降是必然的应对策略选择。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罕见的“双率”下调幅度等措施。

  扩大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政府4万亿重点投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包括居民住宅消费品赊销政策等,这是长期的,需要一段时间显现。这些政策的效应将在2009年2季度显现。

    晋江经济报:有种观点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到了中国变成了制造业危机,您认同吗?

  吴晓求:中国的实体经济(制造业)是重要的,此次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实体经济为主的地区冲击较大。欧美是我们的出口大国,其消费需求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型企业。

  有观点认为政府的4万亿应该投向制造业,其实不然。由于国外需求下降,制造业的产能已经过剩,如果再投入,而需求没拉动起来,是没用的。国家在制定应对策略时,给予实体经济虽然不是直接的投资,却也有很大的支持,譬如双率下调,就是为了促进金融机构的正常借贷,降低制造型企业的资金成本。

    晋江经济报:如何度过金融危机,您能给晋江等出口型实体经济为主的地区一些建议吗?

  吴晓求:面对危机,最主要的是,政府和企业应该树立信心,积极应对。其次,地方政府和企业要注重三个方面,调整出口方向;拉动本地内需;企业要压缩成本,在管理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研发上努力。政府的政策将帮扶那些暂时缺乏资金但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相信,危机之后,中国制造业将能全面升级,经济竞争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