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的利益拉锯战
祸起萧墙往往是一个企业的致命伤。双星集团爆发内战,总裁汪海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这一过程中,影射出双星集团、名人实业及其成都双星长期存在的盘根错节的控股权关系。剥茧抽丝,有两条线贯穿其中。
一条线是双星集团与成都双星之间的恩怨纠葛。1999年,汪海“冒着杀头和蹲大狱的危险”对市场一线进行卖断。经过改革,成都双星从双星集团下属的西南经营总公司摇身一变为私营企业,其身份是双星集团产品的地区性代理,双星集团不持有成都双星的股份。2004年,汪海又对成都双星进行卖断改制,成都双星具有使用“双星”、“DBSD”等集团商标的权利,并给予“免收4年经营权费,免收4年品牌使用费”的优惠。
借集团东风,成都双星迅速壮大。汪海放权子公司,有效地提高子公司经营积极性,在经济改革中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然而,成都双星的翅膀硬了,想挣脱双星集团的控制,更何况集团公司在之前已有了放权的承诺。所以,等到双星集团感到放权过宽的危机而准备收权时,成都双星已聚集了阻挠收权行动的底气和力量。
另一条线是双星名人。双星名人全称青岛双星(爱股,行情,资讯)名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由双星集团、双星集团工会以及以汪海为代表的10名自然人共同持股。其中,汪海占21.88%,为第一大股东,双星集团和集团工会分别持有16.5%的股份。尽管汪海一再称“双星名人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也不敢说双星名人就是我汪海的公司”,但双星名人到底姓“私”还是姓“公”,难以定论,这成为双星内战的一颗隐性炸弹。
该来的总会来。双星集团遭遇了“诸侯各自为政”,双星品牌成了过度放牧的公共牧场——代理商单打独斗,甚至互相打价格战,服务质量差,不能体现名牌形象,扰乱了市场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汪海不得不整合销售渠道。与此同时,成都双星的蛋糕越做越大,总资产近3亿元,年销售额达7.5亿元。
2007年,汪海要求双星名人公司代表双星集团对成都双星控股51%,成都双星则以“质疑名人实业控股成都双星的合法性”为由拒绝,由此双方展开了硬碰硬的口水战与实打实的经济封锁行动:成都双星指责汪海侵吞国有无形资产,双星集团则解除了对成都双星的代理授权,切断货源。双星名人这条线终于搭在第一条线上,体制改革遗留问题成为汪海控股成都双星的瓶颈。借着“51%股权”的焦点,两条线短兵相接。
透过“控股51%”之争,我们看到的是利益的碰撞。汪海想总揽整个双星大局的利益,成都双星则固守本方利益。
不过,到现在为止,内讧的火药味淡了下来:汪海多次表示,“如果成都双星还愿意坐下来谈品牌代理的问题,我随时欢迎。”成都双星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我们对双星和汪海的感情始终都不会改变。只要汪海愿意,我们随时可谈。”说到底,还是利益将了他们“硬战”的军。
其一,对于汪海来说,自己曾与刘树利一起打拼双星江山,关系亲密,刘树利夫妇肯定知道汪海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这使得刘树利夫妇在“攻击”汪海时更有话语权和可信度。一旦被汪海逼急了,为了扳局,他们翻某些旧账,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者,成都双星为整个双星的发展立下赫赫战功,真要把成都双星搞垮了,再要培养这样一个有力的左膀右臂,恐怕尚需时日。
其二,对于成都双星来说,双星集团的断货之举会使自己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尽管自己有特星品牌,但与树大根深的双星品牌相比,特星撑不起局来。倘若来个持久战,成都双星难以生存。即使真能分了家,再重整旗鼓谈何容易。再者,那些信誓旦旦要跟随成都双星的经销商,在双星集团的利益诱惑面前临阵倒戈也不一定。
为了利益,双星集团与成都双星开始尝试走妥协路线了。但妥协中仍不乏剑拔弩张:双星集团通知成都经销商,“严禁在双星专卖店销售非双星产品”,拉开双星与特星争夺成都市场的战争。
如果坚持分裂,无论是双星集团还是成都双星,都会“杀敌一千,损兵八百”,尤其是汪海,可能比刘氏夫妇损失更大。和解则是皆大欢喜。
和解需要妥协,妥协是一种策略与艺术,是以柔克刚,以小失换大得。至于如何和解,要看汪海的妥协战略是否运用得贴切恰当。对于这点,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