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300检察官来华取证“灰色清关”
“由近300名俄罗斯检察院系统官员组成的多个工作组,近日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对‘灰色清关’的涉案中国企业进行调查取证。”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昨天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透露,目前,其中1个4人工作组已完成对温州企业的调查。
榭榕芳说,据俄工作组官员介绍,此次大规模赴中国调查“灰色清关”问题是俄总统普京作的决定,具体由俄罗斯总检察院执行,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给予了支持、配合。在温州,俄方工作组主要了解了中方货物如何出口、通过哪些运输公司运到俄罗斯、由俄哪些公司报关等问题。
“在调查中,俄官员未和涉案鞋革企业正面接触,由温州的检察部门代为收集资料。”据谢榕芳介绍,这次赴华调查的结果将成为俄方做出结论的参考证据,以解决对中俄贸易造成恶劣影响的“灰色清关”问题。此前,中俄两国海关已草签议定书,建立“灰色清关”磋商机制。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很多中国商品都是通过“包机包税”途径进入俄罗斯市场的。货主只要向货运公司缴纳运费,就可以由货运公司将货物运往目的地,并由货运公司委托的“清关公司”代理清关。其间货主自己不用和海关打任何交道,“清关公司”就会把所有俄罗斯海关报关手续办好。这种通关方式被形象地称为“灰色清关”。但“包机包税”的弊端是,货主得不到俄罗斯海关的报关单,甚至不知道“清关公司”是以什么品名、什么价格报的关。对俄罗斯来说,“包机包税”则使其应收税款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