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官员调查温州“灰色清关”
近日,温州来了一批俄罗斯检察院工作组官员,此行目的在于对一年前发生于莫斯科市郊萨达奥特市场里的“查拉中国鞋事件”进行调查,了解相关的温州鞋出口、运输以及报关的情况,为打击“灰色清关”收集证据。
温商因“灰色清关”损失重大
2005年3月12日,大批俄罗斯税务警察,来到约距莫斯科市南区14公里的萨达奥特花鸟市场,将储放在该市场集装箱仓库的中国鞋强行拉走。这批鞋主要来自温州纳斯特鞋业等20家出口企业,共涉及100多个集装箱,价值8000多万元人民币。而在今年,包括莫斯科市、俄第二大城市叶卡捷琳堡等城市又相继发生类似的查拉鞋事件,涉案的中国鞋等货物价值多达1.5亿。
在这些事件中,虽然中国政府及当地驻俄使馆和涉案企业纷纷就此事与俄当局进行交涉,但至今未能得到圆满解决。
频繁的拉鞋事件严重影响了中国鞋类出口企业的对俄出口贸易,由于位于莫斯科等地的仓库频频被查,一些温商已经相继离开俄罗斯。
俄方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灰色清关”问题,中俄两国海关已经草签了相关议定书,建立了“灰色清关”磋商机制,俄罗斯方面对打击“灰色清关”的力度也正在加大。
据温州市鞋革协会透露,此次赴温调查的俄罗斯官员一行四人。据俄方表示,同时还有近300余人的俄罗斯检察院工作组将对中国曾经遭受 “灰色清关”地区企业情况进行详实调查。
据俄有关官员介绍,来温州调查主要是针对中方货物如何从中国出口,期间,通过哪些运输公司运到俄罗斯,最终又是由俄罗斯的哪一些公司报关的,该结果将作为俄罗斯总检察院做最终结论时的参考证据,以解决对中俄两国贸易造成恶劣影响和损害的“灰色清关”问题。
温州鞋业界有关人士表示,俄罗斯是温州鞋类出口的第二大国外市场,在俄方大力打击“灰色清关”的背景下,近期内对俄的鞋类贸易情况仍不容乐观,应及早转变报关方式还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