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头”真是让人晕了头
河北的赵先生一次到邢台出差,他走进位于市区繁华地段的一家较有名气的鞋城准备购买一双皮鞋。售货员把他领到一排摆有“老人头”皮鞋的柜台前,迎面的一块牌子上写着“老人头,80元,真皮,假一赔十”等醒目大字,于是他买了一双,可穿了两天鞋跟就开裂了。为此,他先后找到那家鞋城、12315投诉热线
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但因手续繁杂和检测费用过高,最终放弃了检测和索赔的念头(见2006年12月6日《中国质量万里行》)。
那么,“老人头”为何会让消费者晕头呢?原因之一是品种太多、鱼龙混杂,致使消费者不明就里。实际上,“老人头”皮鞋产自不同国家、有数种名称分类,包括“法国老人头”、意大利“利奥纳多老人头”、“韩国老人头”、“威联老人头”、“富贵老人头”等六七个品种,还有上海、广东、温州生产的“老人头”。而工商管理部门暨消费者协会,对这方面的情况很少宣传和提供咨询,这就导致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以为只要是“老人头”就是响当当的名牌,就可以放心地购买。如此,岂有不晕头和上当之理?
另一个原因是生产厂家傍名牌,致使质量不高的“老人头”滥竽充数。货真价实的“老人头”牌皮鞋价格一般都在几百元,高的上千元,几十元钱一双的无疑难以与正牌相比,质量当然也不会高。赵先生以80元购买的“老人头”即属于温州产的,显然有偷工减料之虞,例如鞋根就没有胶,只是用钉子钉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商家在销售时“忽悠”消费者。在邢台市场上,凡是卖“老人头”牌皮鞋的都称自己销售的是正宗货,有的还展示着国外公司的生产“授权书”,还有的做出了“假一罚十”的承诺,购买者怎能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晕头之后,自然是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紊乱。
- 上一篇:皮鞋改型受市民青睐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