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都”辉煌五年
2001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授予温州市“中国鞋都”称号,这是我市第一个产业区域经济品牌,也是温州鞋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五年的努力,使温州鞋革业成为产业规模优势更加突出、专业分工配套更加完善、品牌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的大型产业集群,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鞋革基地之一和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
行业规模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
近年来,全市鞋革生产企业数量虽然逐步减少,由40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3000多家,但年产值逐年递增,经济规模和效益居全市前列。2005年鞋革业实现总产值499亿元,比2001年增长1.7倍。鞋革产品出口至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温州鞋革企业有十几家,亿元以上的有20多家。
营销模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据对28个制鞋企业抽样调查统计,在国内的连锁专卖店、店中店,从2001年的15629家,增加到目前的27737家。
其中,奥康集团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在全国拥有100多个营销机构、3000多家专卖店、店中店。康奈不仅在国内开出近3000家专卖店,而且在国外开出100多家专卖店。哈杉鞋业一直致力于营销生产网络的全球配置,以销售带动制造,探索出了一条跨国化的路子。
产业一条龙配套体系日趋完善
我市已拥有全国最大的牛皮、猪皮和鞋材料市场,形成了门类完备的鞋机、鞋材、制革、皮革五金、皮革化工等配套专业市场和产业链。随着鞋都图书馆、信息中心、博物馆、技术学院、编辑部、协会记者站、人才中心、技术中心、鞋类检测中心、研究所等配套机构逐步建立和提升,中国鞋都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从“质量兴业”到“品牌兴业”
温州鞋革业已形成了一批国家级品牌,成为中国皮鞋类产品品牌最集中的一个群体:拥有真皮标志品牌企业21家,占全国半壁江山,其中有中国真皮领先鞋王2家,中国真皮鞋王5家,中国真皮名鞋14家;拥有中国名牌企业7家,占全市近1/3;中国驰名商标企业11家,占全市近1/2,国家免检产品47家58个品种;还有浙江名牌企业21家23品牌、浙江著名商标企业21家,温州名牌企业47家48个品牌,温州知名商标20个;拥有中国出口名牌企业3家。名牌产品的销售产值占行业销售总产值的30%左右。鞋革企业获国家专利388项。
由区域性集群向国际化迈进
五年来,温州鞋革行业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力促中国鞋都产业集群融入国际产业链。奥康集团与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实行战略合作,将自己的产品销往全球。康奈集团与意大利KKGG公司旗下的“老爷车”联姻,已在全国开出600多家专卖店和商场专柜;集团还与英国SATRA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参与国际鞋业贸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制订。奥古斯都鞋业与日本第三大鞋类进口商HUSKY株式会社联合开发抗菌鞋。东艺鞋业与国际知名跨国零售集团合作,为其全球数千家连锁店提供产品,使鞋产品95%以上输出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红蜻蜓集团与意大利百年企业LARIO合作,共建科技实验室,已完成10多项皮鞋技术改进,申请到16项国家专利。
通过跨国投资,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世界制造”。康奈集团与吉信集团联手,在俄罗斯建设第一个境外工业开发区——远东康吉工业园,已有多家温州鞋企入园。哈杉鞋业收购意大利威尔逊制鞋公司,向跨国公司发展。东艺鞋业在俄罗斯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专卖网络;今年,“东艺”牌皮鞋已开始在俄罗斯生产。
- 上一篇:鞋企借电子商务外销
- 下一篇:耐克CEO离任,中国品牌能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