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民企外企合作渐入佳境
民营企业一直是浙江省温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如今,这种单轮驱动开始变为“双引擎”————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携手合作,比翼齐飞。
温州市将这种“双引擎”归结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他们认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资金的内源性,随着国内外竞争的加剧,这种带有封闭特征的发展面临一个崭新的挑战,很难在短时期内突破技术、管理、制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制约。要突破瓶颈,就必须引进外资,借助外力,以民引外,民外合璧。
温州市对外经贸局有关负责人称,温州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招商引资,它不在于获取外资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获取外资带来的技术、管理、制度、理念和国际销售渠道优势,其真正目的是积极推动民营企业跨国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与境外跨国集团进行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据统计,温州市“民外合璧”企业已达930家,总投资45.72亿美元,合同外资13.46亿美元,实际外资8.84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数的66%、59%、48%和54%。美国通用电器、意大利杰尼亚、日本荏原制作所、瑞士汽巴精化、德国嘉利达、法国罗赛洛、瑞士凯兰蒂等世界巨子与温州市民营企业均有合资合作。
有人将温州市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归纳为十种类型:
一是整体合并。如夏梦与全球著名男装品牌意大利杰尼亚的合作,各占50%股份,夏梦将全部资产转入合资企业。
二是品牌联合。正泰与世界电器业巨头通用公司合资后,产品打“通用正泰”商标,依托通用公司国际品牌效应,壮大自有品牌。
三是技术引进。瑞安嘉利特公司与世界泵阀龙头企业日本荏原制作所合资后,研发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石化专用流程泵等多项产品,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石化泵领军企业。
四是管理提升。平阳柳成集团和瑞士汽巴精化公司合资后,外方派总经理到任,管理日趋规范化,规划5年内成为全球第三大珍珠及金属光泽效果颜料生产商。
五是“结攀高亲”。浙江三帆明胶厂和世界明胶业巨头法国“罗赛洛”合资运营后,在没增一亩地、没新建一平方米厂房的情况下,2年技改投入4000多万元,明胶产量、销售额翻番。
六是腾笼换鸟。温州莱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200万美元,引进德国Applied Films公司先进、环保的国际再应用薄膜生产线,生产可降解环保产品真空镀铝纸,实现了生产线和产品双环保。
七是借助外脑。庄吉聘请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师,每年为公司提供400多个服装设计款式。
八是借梯登高。浙江人可工贸有限公司与瑞士世界顶级钢笔生产企业凯兰蒂合资设立制笔企业,提升了“中国制笔之都”的产业层次。
九是借壳上市。瑞立集团借壳香港,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成功上市,目前股票总市值已近1亿美元。
十是合作研发。哈杉鞋业在收购了意大利著名鞋企威尔逊公司90%股份后,增资200万美元在国内设立哈杉威尔逊鞋类研发中心。
在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进程中,温州市有关部门强化服务和协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据了解,温州市的着力点有三:首先是营造浓厚发展氛围。他们在多次组团到苏南、浙北、上海等地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与海外著名企业合资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
其次是搞好项目库建设。温州市充分挖掘招商资源,选择一些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能够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的项目。今年新推出招商引资项目400个,其中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项目110个,总投资117亿美元,拟利用外资27亿美元;民营企业对接外资项目290个,总投资45亿美元,拟利用外资13亿美元。
第三是做好项目推介。在积极搭建温州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著名跨国公司沟通平台的同时,温州市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了宁波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
温州的实践证明,携手跨国公司是民营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条可选择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