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县细皮精加工跃上发展新平台
年出口裘皮成衣50多万件,优质细皮材料褥子产量居全国第一
阳原县围绕我市“一带两翼”战略,在打造“中国最大的碎皮加工基地”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碎皮加工产业实行产业升级,向细皮精加工和成衣制作的领域转型,优质细皮材料褥子产量居全国第一,年出口裘皮成衣50多万件。
阳原县以皮毛大市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为突破口,推动物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该县成立专门班子组织业户到海宁、崇福、大营等地参观考察,以总投资3亿元建立全国性皮毛交易大市场作为带动皮毛加工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到8月底,皮毛大市场到位资金8000万元,建筑面积完成11万平方米,已经销售7万平方米。目前要求入住市场的商户70%为皮毛户。通过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先后培植和发展了数十家皮毛加工龙头企业。截至目前,阳原已拥有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2家,流动及固定摊位2000多个,7家皮毛加工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9户皮毛户将摊点直接摆到了俄罗斯。
同时,这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和皮毛大户实行产业升级,逐步实现从加工细皮碎料向裘皮成衣生产转型。成立皮毛工业协会,为皮毛业户争取贷款,并以此规范企业市场行为,严格产品检验检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生产设备和改造生产工艺流程,强力打造“歌仕姆”等国际驰名品牌,打响阳原皮毛的产品质量品牌。该县目前年出口裘皮成衣50多万件,远销俄、美、英、韩、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
目前,阳原县内各企业有高级专业技术工人5000多人,常年从事皮毛加工人员达5万人,年加工水貂部位分类纯料300多吨,狐狸通肷、碎料200多吨,其他碎料300多吨,加工生皮和碎皮180多万件,年加工细皮碎料占全国加工总量的80%以上。仅皮毛加工一项,全县人均纯收入在6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