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市场 > 产业梯度转移样本:1800亿"东鞋西移"喜忧参半

产业梯度转移样本:1800亿"东鞋西移"喜忧参半

2006-10-26 17:53:28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cn/

    "在欧盟征收反倾销税的导火线下,中国鞋业更应该优化结构,我们特别鼓励东部把产业生产基地向西部转移。"10月23日,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苏超英在成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往中西部走",成为今年鞋业的热门话题。成都市刚出台的<关于做大做强制鞋产业的工作建议>表明,东部制鞋企业西移规模将达1800亿元。

    湖南、江西、广西、内蒙古、四川、重庆等资源和劳动力大省都在抢食"东鞋西移"这块大蛋糕,1800亿元产值到底花落谁家?鞋业西征,和纺织、电力、医药、房地产等行业西进,路径有哪些不同?

    "女鞋之都"花落成都

    截至今年10月,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和他的副手涂火保到成都武侯区考察鞋业已有两三次。10月20日,涂在电话里对记者说:"我们正在进行市场可行性研究,已把具有'中国女鞋之都'称号的成都,作为了集团第二次产业转移的选择之一。"

    华坚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女鞋生产企业,成立于1992年10月,由张华荣和香港光荣公司合资创办。总部在广东东莞,年生产能力逾1000万双,产品80%为真皮制造,100%出口。

    近日,在东莞扎根15年的台资企业和信泰事业集团,已抢先在成都金堂县、双流县设厂。据统计,成都地区已有近1/5的皮鞋企业来自东部沿海。去年,成都年产皮鞋过亿双,年产值50多亿元,其中女鞋生产企业1100余家,产量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三。

    10月14日,四川省社科院专家林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15年规划,四川鞋业提出了千亿百万工程目标,即达到1000亿产值,100万人就业。"

    10月20日,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军告诉记者,今年,成都市武侯区刚获得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联合授予的"中国女鞋之都"称号——主体是一个规划面积达5.13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集群园区,集鞋业研发、生产、贸易、物流和培训为一体。

    他说,园区已累计投入资金13.14亿元,已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和入园项目建设。目前,园区及周边聚集了四川省80%以上的制鞋企业,直接从事制鞋生产的企业1200余家,涉及鞋类相关产业的企业达3000家。

    彭军说,成都打造女鞋之都,吸引东部鞋企,不仅有生产基地,最大的优势在于有贸易物流中心,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东鞋西移"产业格局。

    转移路径

    事实上,沿海鞋企的西进路线,是从中部开始的。

    从珠三角往内地迁移,华坚集团是鞋企中走得最早最成功的一家,江西赣州则是华坚集团实现产业转移的第一站。10月20日,赣州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副总涂火保告诉记者,自2002年公司落户赣州,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1年半时间。如今,华坚集团已投资16亿元。

    江西,以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成为了沿海鞋企实现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个桥头堡。

    近年来,成都、重庆吸引力迅速上升。2003年,重庆碧山吸引了浙江奥康集团加盟,10亿元至今是浙企在西部的最大一笔投资;随后,红蜻蜓集团在重庆铜梁打造西部鞋业基地,2004年双星集团落户四川大邑,建立西部生产基地。

    对"东鞋西移"的模式,彭军认为应该是三步走,第一步是东部订单的转移,加大了西部鞋出口欧美的份额;第二是技术的转移,川籍工人回流,带回新制鞋技术;第三步才是工厂的转移,这一步将带来产业的升级换代,是最高层次。

    那么,"东鞋西移"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苏超英说,这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世界鞋业中心从上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到70年代转移到日本和韩国,80年代转移到我国台湾,90年代再转移到广东东莞、浙江温州,鞋业中心正向我国中西部转移。

    其次,西部电、水、气、劳动力、土地成本都比沿海低,在原材料和能源紧缺的前提下,资本将向成本低的地方合理流动。如广东恒昌塑胶模具公司,因经常停电,造成成本上涨近15%-20%。

    苏超英说,随着10月7日所有出口欧盟的皮鞋和童鞋都被征收16.5%的反倾销税,浙江和广州鞋业出口大受影响,不少企业把产品调整为内销,而西部,恰好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整合难题

    "然而,在鞋业西进途中,产业梯度转移除了有最大的成本优势,会遇到不少问题。"涂火保说连华坚集团这个被商务部评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中做得最好的企业,也几次遇挫。

    涂火保说:"西部最难的是配套产业的不足,这会导致东鞋西移总成本的增加。"

    他解释,在当前征收反倾销税的环境下,成都有着大量的手工小批量生产作坊,很适合华坚集团建立一个鞋材基地。但是,如果上游的原辅材料要从东莞总部运过来,那成本就高了。类似的情况曾在赣州出现,赣州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的上游采购必须在珠三角完成,结果产业链被拉长。

    "产业转移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地区差异和文化融合。"涂火保说,有时候看似成本降低了,但其实人的观念很难转变。在赣州建设华坚国际鞋城时,对质量和速度的要求让当地建筑队伍无法适应,华坚集团只好从东莞拉来队伍才完成了任务。

    四川西部鞋都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产业转移中,还要防止土地招商变成圈地运动。为迎接东鞋西移,江西、广西、重庆等中西部地区大打土地牌,依靠廉价的地价争夺到了大批东部鞋企,有的土地甚至白送。结果,有的鞋企圈了大量的土地后,不是为了鞋业产业升级,而是靠倒卖土地牟利。

    "引资过程中,还要妥善解决好县和市招商的矛盾。"江西赣州市一政府人士发表观点,市一级接触的客商往往有限,而县一级的项目也不愿介绍给市里,因为涉及到税收、就业岗位和招商引资等政绩。

    "还有,为避免产业规划上的重复,政府应提早制定覆盖全区的鞋业统一发展政策,这也是在东鞋西移中必须注意的。否则,将给西部未来产业发展带来灾难!"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中国西部鞋都管委会主任李友义说。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