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鞋企“重庆宣言”:化对抗为对话
继温州14家鞋企发布“关于应对‘欧盟反倾销’的联合宣言”以及温州、福建泉州、广东的鞋业协会(商会)联合发表“欧盟反倾销应对联盟宣言”后,国内鞋企抗议欧盟反倾销的“集体作战阵营”正逐步扩大。
昨天,100家国内知名制鞋企业在“中国西部鞋都”重庆璧山县共同发布了主题为“对话代替对抗,压力变为动力”的“重庆宣言”。与先前两份宣言不同的是,此次宣言措辞颇为缓和——“我们旨在倡导中国鞋业以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态度应对反倾销”,宣言发起者、温州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
百家鞋企均来自福建泉州、温州、广州、重庆等我国主要制鞋基地,它们是在当天开幕的“第3届中国西部鞋业博览会”上发表这份宣言的。据王振滔透露,在博览会后,其中的多家企业将赶赴欧盟出席5月22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听证会”。
宣言称,百家鞋企愿意与欧盟广大友好鞋商共同努力,协助欧盟组织及相关人员,共同恪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并坚持遵守贸易规则,遵循市场规律,服务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发展动向。
“这份宣言表明了中国鞋业沉着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坚定决心,也宣示了中国鞋企希望与欧盟鞋商共同提高产业水平的开放精神。”王振滔称。而在此前相关企业和机构发表的“关于应对‘欧盟反倾销’的联合宣言”和“欧盟反倾销应对联盟宣言”,却“措辞较为强硬”。
前者恳求中国政府加大同欧委会交涉力度,“按对等原则,同期、同税率对来自欧盟的鞋子征收进口税”;后者则指出,广东、温州、泉州三地为我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三地鞋企均为独资或股份合资性质,根本不存在政府优惠补贴一说。
除表明“对外”态度,“重庆宣言”还对“价格战”等一直困扰国内鞋业的“内耗”提出了应对措施。百家鞋企表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工艺,提升产品档次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有关专家认为,“重庆宣言”主张的“对话代替对抗,压力变为动力”,其实与我国鞋企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策略转变一脉相承。种种迹象表明,与此前应对反倾销侧重“幅度抗辩”不同,目前鞋企把“主攻策略”转向了“无损害抗辩”,“欧盟大批消费者、贸易商才是我鞋产品出口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以足够的诚意想方设法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无疑是抗辩胜诉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