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滔双向借道 猛推奥康国际化
“我们现在都不敢接单了,要保证按时出货啊!”奥康老板王振滔喜滋滋地发着牢骚。而他的同行却正在经历烦恼——一个多月来,欧盟宣布对中国皮鞋和旅游鞋进行反倾销调查,鞋商们对此一筹莫展。
王振滔两年前就开始与GEOX等跨国企业合作,他的目标当然是让奥康品牌享誉世界。然而国际市场壁垒重重,针对中国鞋的“烧鞋”、“灰色清关”等非正常事件也频频发生。同时,国内2万多家制鞋企业群雄逐鹿,竞争异常激烈,奥康的市场份额也日益受到挤压。面对内外夹击,王振滔该如何应对?
“双向借道。”这位中国鞋王欠身抚摩着脚上奥康柔软的鞋面,轻轻道出了他的秘籍。
一把火烧出奥康鞋
“我小时候哪穿过皮鞋啊!”王振滔说,因为父亲早逝,他15岁时被迫辍学外出谋生。
1986年1月,他听说推销皮鞋利润较高,便带着温州5家皮鞋厂的产品,兴冲冲地到武汉推销。不料,没有一家国营商店愿意从这个小商贩手里进货。
“我能不能承租柜台,不让商场承担风险?我可以提前交纳租金。”一家经理耐不过他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先提供给他一节半柜台试试。过了一个月,这一节半柜台销售额居然比商场其他10个柜台还高。至此,王振滔迎来了幸运女神的第一次眷顾。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的皮鞋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之时,1987年一场围剿“温州鞋”的暴风骤雨席卷神州大地。南京、上海、湖北等地,查抄的温州鞋,堆积成山。在杭州的武林门广场上,质检部门一把火烧掉5000多双温州鞋……
从此,温州鞋成了伪劣假冒的代名词,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王振滔设在武汉一家商场的柜台,也被工商执法人员查封了。22岁的王振滔,只得噙着热泪,扛着铺盖卷重返故乡。眼见许多皮鞋厂纷纷易帜,他心想:“温州人如果连鞋子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
1988年春节后,王振滔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己做鞋,做人见人爱的温州鞋!他筹集3万元资金,买来一台制鞋机,搞起了家庭式作坊。真可谓人小志气大,王振滔为自己的产品取名“奥康”:发场奥林匹克精神,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几个月后,王振滔扛着他的皮鞋重返武汉。市场无情,武汉三镇大大小小的商场不是拒收,就是摆进鞋柜无人问津。知耻而后勇。王振滔大模大样贴上一纸告示:“奥康皮鞋经久耐穿,保质期六个月,出现质量问题,以一赔二。”
这个如今看来平淡无奇的承诺,被当地一家媒体发现并给予报道了,奥康一夜成名,10箱400双皮鞋被闻讯而来的市民一购而空。
从此,王振滔开始了新的人生传奇。1995年,他成功运作了10多家企业,组建奥康集团;1997年,经过国家工商局核准为全国无区域集团;1998年2月,奥康成为“中国真皮鞋王”。现在,这家小作坊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总资产10多亿的大企业。奥康牌皮鞋连续四届蝉联中国真皮鞋王,他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王”。
不过,王振滔仍然对多年前的那把火念念不忘。1999年春,在杭州市郊中村,他当着浙江省有关领导的面,将从全国收缴的假冒温州鞋付之一炬,为温州鞋正名。
这个温州人说,为这第二把火他等了12年。
双向借道
现在,王振滔又主动点燃了第三把火:进军国际市场——剑尖直指“世界鞋王”。
去年10月,奥康国际品牌产业园正式开业,意大利最大制鞋企业GEOX公司将该园确定为其亚洲生产基地,并接纳奥康为全球惟一的合作伙伴。这个产业园占地111亩,耗资1.5亿元,拥有国际一流生产流水线10条,投产后将达到年产800万双的生产规模。
2003年初双方协议称,GEOX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推广由奥康全权负责,GEOX销往亚洲和欧美市场的产品和辅助设计由奥康负责;同时,双方销售网络资源共享。而能够获准进入国际一流品牌在全球55个国家的50000个销售网络,自然令王振滔喜出望外。
不过奥康并非一帆风顺。当初业界所认同的奥康文化、技术、体制、管理、理念,在国际市场尤其是高档消费品市场前面临着被倾覆的危机。
“为GEOX做订单,奥康到现在还没赚到钱。但我非常感谢它。”王振滔表示,GEOX的时间观念与效率观念深刻改变了他。
2005年4月,GEOX给奥康下了一个30万双的订单,要求必须在7月30日前交货。如果做不出来,就空运;空运也来不及,就按合同索赔。在巨大的压力下,多年来甚少问过具体生产的王振滔走进了车间。
为了激励员工,王振滔把1500多名员工一批批叫来开会。会上,他问大家一分钟时间能鼓多少次掌?员工说最多100次,有人说120次。王振滔说:“大家使劲地鼓,如果鼓到第一名,我给奖你一本书。”结果在一分钟内,大家鼓了360次!
几天以后,几乎所有的流水线都翻番了。一条从前生产600多双的线,现在能生产1400双。王振滔将这个变化归功于GEOX驻厂高管协助实施的流程改造,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相当于又新建了一个工厂,而且没有增加一分钱投资,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其实,王振滔早已萌生走出去的野心。1999年,他在意大利设立设计中心,将最前沿的鞋业资讯以最快的速度带回中国;2000年,他在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设立销售分公司,将数万双奥康皮鞋发往国际市场;2001年,他以百万年薪的代价,将意大利设计名师请到温州,加速了奥康产品与世界潮流的接轨;2002年至今,该公司已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开设专卖店近50家。
而在与GEOX等跨国企业合作之后,奥康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也了解到不同国家消费者的爱好,逐渐掌握了全球鞋业流行趋势,最终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提及国际化,王振滔却愈发冷静。他说:“国际化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如果没有国际化的人才,即使你的产品是国际化的,也做不好。第二个就是国际化必须要做品牌,如果国际化只做订单,等于还是给别人打工。”
角色转型
如果说上述合作多少带有借梯上高楼之意,那么,王振滔对国内市场的拓展则显露出中国鞋王的霸气。
2003年初,奥康宣布斥资10亿元在重庆市璧山县兴建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计划用地2600多亩,达到年产皮鞋超亿双的生产水平。王振滔认为,温州在十年之内制鞋成本会水涨船高,奥康必须到西部建一个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基地,促进自身产业升级,“为自己储备一个更加赚钱的未来”。
最近,奥康还运作对苦心经营的销售网络进行大规模整合,以在终端领域掌控更大的“话语权”。截至目前,奥康连锁专卖店已达2000多家,其中直营店占40%,加盟店占60%。“这种格局带来的弊端是,企业很难控制网络的主导权。”王振滔坦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些成熟的代理商开始投资转向,使个别代理网络占主导的区域市场出现震荡。为此,奥康决定“转型”,将直营店规模增至60%,今年内将新开设100家自营店。
下一步,奥康将继续实施多品牌发展战略,在全球发展4000家连锁专卖店,引入信息、网络化管理,实现年产值50亿元;在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初步建立五大销售中心,为争创世界名牌奠定基础。
2001年以来,奥康集团的销售额每年递增30%左右,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王振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觉得必须开拓新的行业来盈利,以减轻未来制鞋业的经营风险。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生物制药和房地产进行多元化投资。
去年,王振滔在成都建立康华生物制品公司,现已进入良性循环。他还联合八位温州商人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无地域限制的股份公司中瑞财团,希望打造一个集金融、实业和贸易“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另外,奥康在湖北黄冈的商业步行街工程也已正式启动,占地约76亩,总投资约1.6亿人民币。
二十年弹指一挥,昔日憾别课堂的乡村少年早已不再。而随着财富积累的速度越来越快,王振滔的境界也悄然改变。在新近出炉的2005年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上,他以4200万元的捐赠金额名列中国第八大“善人”。
40岁的王振滔富有创新精神——在中国商业史上, “厂商联营”、皮鞋连锁专卖、投资塑造品牌形象等模式都曾由他首开先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奥康算是刚刚开了个好头。”王振滔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