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中国鞋业在欧盟反倾销案应诉中走向成熟

中国鞋业在欧盟反倾销案应诉中走向成熟

2005-08-28 09:59:09 来源:信息导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cn/
  6月15日,欧洲鞋业联盟的代表与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及贸易委员会面,以让他们正视中国鞋类进口的最新数字并向他们呈递了行动计划。同时全欧洲有超过450家的欧洲鞋类制造商向欧洲委员会交出了他们工厂的钥匙。这一象征性的行动表明制造商想强调进口增长对该地区的严重影响。欧洲鞋业联盟的代表称,由于进口的增长使欧洲每年失去大约69000份工作,他们希望欧盟能改善目前的状况。   的确,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鞋类产品,同时也改变着原有世界鞋业的产业结构,给传统制鞋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利益,通过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方式阻止中国鞋进入其市场。自去年7、8月份以来,欧盟成员国中一些鞋类生产企业和组织就开始酝酿对从中国进口的鞋采取贸易保护措施。2005年1月1日,欧盟取消了对中国鞋类产品的进口配额。2月1日,欧盟对中国鞋类实施为期一年的进口预先监控措施,其目的是在取消进口配额后为对中国鞋类产品的进口实施严格的限制。近日,欧委会又受理了欧盟鞋类产业联合会关于对我国劳保鞋进行反倾销的申请。   政府支持鞋企积极应对6月30日,欧委会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立案公告称,决定对来自中国劳保鞋(海关税号分别为6402300和6403400)启动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   根据欧盟的反倾销调查程序,发布立案公告后15天内,应诉企业必须提交市场经济地位和/或单独待遇申请表以及抽样问卷。   这个涉案金额并不大的反倾销案件,仅仅是欧盟对中国鞋系列反倾销案的开始。   在6月29日和30日一天半的时间里,来自商务部和5个省外经贸厅的官员、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及中国皮革协会和各地100多家制鞋企业的负责人,聚集温州召开了欧盟劳保鞋应诉协调会,并同时进行了有关欧盟鞋反倾销培训事宜。本次欧盟劳保鞋应诉协调会由商务部和轻工商会联合召开,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到场做了动员报告。轻工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历次反倾销案应诉协调会中,由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亲自参加并做重要讲话的,这还是第一次。   “本次劳保鞋反倾销案是鞋类系列案第一案,”王世春说,“本次案件处理好与不好,都会带来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欧盟中国鞋类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将是一串“连环案”。   据浙江省皮革工业协会负责人介绍,我国出口欧盟的劳保鞋主要来自温州。浙江赛纳集团是国内出口劳保鞋最多的企业,年出口额千万美元以上,一半运往欧盟。董事长陈则娒表示,赛纳已在第一时间获知欧盟立案公告的消息,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国涉案企业共有12家,赛纳将选择两种途径应诉,一是联合全国涉案企业进行无损害抗辩;二是单独进行市场经济地位的申请,积极争取单独税率。我们请了有经验的律师,在律师的指导下,按欧盟对市场经济地位问卷和反倾销调查问卷的要求,进行有关资料和数据的疏理,做好应诉的准备工作。   据陈则娒介绍,到7月18日,这次欧盟反倾销调查所涉及的我国23家劳保鞋企业已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向欧盟负责机构提交了抽样问卷和市场经济地位申请表。7月28日,欧盟负责机构通知我国企业,12家企业的表格不合格,并决定在其余11家合格企业中选择4家(浙江赛纳公司、山东金米兰公司、江苏柳新公司、东莞台粤公司)率先进行详细调查。这4家公司对欧盟劳保鞋的出口额占到全国的80%。   7月中旬,赛纳成立了反倾销紧急应对小组。在积极准备各种应诉材料的同时,赛纳公司走访当地曾打赢国际反倾销官司的温州东方打火机厂、大虎打火机公司“取经”。7月16日至28日,由行业协会牵头、赛纳等企业参加的10人“无损害抗辩团”赴欧盟向当地行业协会、华人商会、律师团体进行了首次“游说”,第二批“抗辩团”将于近期启程。   双边贸易单边制裁对中国企业不公平据了解,7月中旬和9月初,欧盟可能把反倾销大棒挥向出口量大的纺织面料鞋和皮面皮鞋,由此将影响到中国大部分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企业。受影响的鞋类产品总值可能会达16亿美元之多。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余本林处长透露,就皮鞋的反倾销调查,欧盟委员会负责反倾销调查主管部门的司长已经正式约见了中国驻欧盟使团。   赛纳集团董事长陈则娒说,正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脱胎换骨的变化导致了他们工厂的关门。赛纳1996年作为中国第一家到欧盟参展的劳保鞋企业,受到当地消费者极大的欢迎,这情景至今仍牢牢印在脑中。我们没有倾销最基本的理由有二:我们是民营企业;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盈利的。   陈则娒说,其实,我们的鞋子出口给他们,但制鞋的设备都是从欧盟进口的。我们从意大利进口了4套、从德国进口了5套设备,每套设备平均100万美元,有30%的利润,再加上每双鞋子的物料成本有40%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他们才是大大的受益者;而我们卖给他们一双鞋子才8~10美元,净利润只有8%。本来今年上半年我们还打算再从德国进口两套设备,而他们又开始反倾销,使各个环节都受到影响。凭什么总是搞双边贸易,单边制裁?!这对中国企业不公平。   中国轻工商会副会长栾春生说,欧盟2月1日通过对中国鞋类实施的进口监控系统后的统计数据严重失实,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统计数据以许可证量代替实际进口量,造成统计数据背离实际情况;二是统计与对比口径不一致。2005年的统计涵盖欧盟25国,而其对比分析的是扩盟前15国的数据,由于统计范围不一致,致使统计数据上表现出中国鞋类进口激增,严重误导了欧盟进口商以及中国企业。   面对反倾销之后的思考“如今要与欧盟对簿公堂,我没什么惧怕。我只是想实事求是地反映企业的情况,希望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裁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当然,事情的结果不可能十全十美,也可能出现意外,只要已经努力去争取了,就会无怨无悔。但我们今后的发展战略一定要转变,出口市场要多元化,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实现三三四目标。即:国内市场占30%、东南亚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占30%、欧盟占40%。不能在一个地方被卡死。”浙江老总陈则娒如是说。   事实上,以市场经济先行者而闻名的温州企业已开始了新一轮的自我超越。自2001年以来,赛纳集团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了一批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具备了高档产品的生产能力,从德国和英国进口的高档模具设计、加工设备已投入使用。赛纳的目标是,到2008年企业产值从去年的2.1亿元增至10亿元,构建起国内国外市场并重、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协调的全球营销网络。   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理事长陈锡强表示,从长远看,我们还是要贯彻以质取胜的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创造自己的品牌,实现出口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从源头上减少贸易摩擦,使我们的鞋业获得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行业协会将在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协调、引导、咨询和服务,使温州鞋业与世界鞋业协调同步发展。   “从打火机到眼镜框、从彩电到复合木地板、从纺织品到劳保鞋……经过一次次反倾销调查风雨,中国企业越来越了解和熟悉国际通行规则,日益走向成熟和理性。在这次劳保鞋反倾销应诉中,有3点让我感触很深:同行企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企业应对反倾销更加娴熟和自如;更让人欣喜的是,在积极应诉的同时,不少企业开始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和策略。”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理事长陈锡强如是说。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