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见证脚下的路(一)
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里有一个情节:洪七公缺一笔生活费,欧阳锋(杀手中介人)给他介绍了一份生意,谈妥之后,欧阳锋看见洪七公光着脚,于是叫他去买一双鞋。洪七公说他习惯于赤脚,欧阳锋于是说有穿鞋的刀客和没穿鞋的刀客价钱是很不一样的,谁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一个连鞋都没有的人呢?可见有鞋无鞋,不仅是舒适与否的身体问题,还往往牵涉到心理、身份、与能力的多重关系,不容小觑。
特里莎(Teresa)修女1929年到达印度的时候穿着一双白色的漂亮皮鞋,当她看到加尔各答(Calcutta)街上的人都是赤脚的时候,她毅然地把自己心爱的皮鞋扔掉。修女说,我所服务的绝大多数印度人民都没有鞋穿,如果我穿上鞋,不是与他们疏远了吗?她在加尔各答的街上收容被老鼠和蚂蚁咬得千疮百孔的妇女,那些流落街头的将死之人,饥饿的儿童,让死去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分有机会感受到人类的爱,那些活着出去的人重新获得生命的信心。她从此再未穿过鞋,甚至1979年去奥斯陆(Oslo)领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也是赤着脚,这让那些为她授奖的人很惭愧。特里莎修女在1997年去世的时候,全世界都在感叹“天堂又得到了地上的一颗明星”,当她的灵柩通过加尔各答的大街的时候,从印度总理瓦杰帕依到摩天大楼的白领们都齐刷刷地跪下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尊敬,场面之感人,世界无不为之动容。
鞋虽被人踩在脚下,而后面透露的道德人生,着实非同凡响。
南唐的时候,皇帝李后主喜欢美色及音乐,他用黄金制成莲花台,高六尺,令官女窅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作新月状成弓形,并在上面跳舞,似回旋有凌云之状,“金莲”由此得名。此后,宫内外皆仿效之,从五代开始一直沿袭到民国的时候。纤细如玉的小脚也许可以给有些帝王和文人带来美学的想象,然而后面对生命的漠视,却是令人触目惊心。难怪清代的李汝珍在他的《镜花缘》里发出感叹之音,裹脚对女人生理的摧残与折磨,并在中华流行千余年,实在是我们传统里最不人道的部分。难怪后来文学革命里,那些领袖们要打倒那旧世界的一切,男女平等,自由恋爱,我们今天的人也不必活得那样辛苦。
现代人大都比较强调自我,多少有些自恋症。市面上有多少种千奇百怪的鞋,就可以想象后面对应的追新逐异面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于现代更是愈演愈烈。鞋虽为身体与地面接触之物,现代人对之还是精雕细凿,日本女人对巴黎和米兰新到的鞋都是趋之若鹜。不知不觉间,鞋也像衣服一样渐渐超越了简单的物理功能,透露出个人的欲望和想象,没有人愿意步人后尘,难怪现在新鞋的推出都只能用秒来计算了。
我年少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和有些罗哩罗嗦的妈妈去逛街,对于服饰从来都是一片茫然,不像张爱玲那样有兴趣有心得。不过到了买鞋的时候,我还是会老实地跟着去,否则会吃尽不合脚的苦头。长大以后,有了乱七八糟的朋友,比如那个出自泉州的菊子,对饮食和服饰都很有心得,我要买鞋的时候都会把她拉出来,省了我许多的脑筋。不过最让我怀念的还是刚到厦门的时候,大学附近的一个花店的女孩总是赤着脚捧出一束束的鲜花,身着蔷薇色的连衣裙精灵古怪的跑过来跑过去,那实在是我心底最美好最纯真的画面呢!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