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都的挑战与对策(三)
“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专业人才的缺乏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政府对此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比如政府补贴、用工单位出资并与教育对象签订一定期限用工合同 的办法,把一部分本地新增劳动力培养成为初级技工,“晋江市副市长张永宁说:“我们还采取 政府牵头、用人单位与高校、高职校合作的形式,培养本地籍设计研发人才和高级技工等,这些政策都是缓解人才需求压力的解决办法”。
政府的人才引进,不仅仅针对制鞋业,人事部门确实在努力施行“多行业、大范围”的人才引进,但真正符合制鞋企业需求的却依然少之又少,企业依然为自己花时间找人、培训、留人而伤透脑筋。
中国工程院院士段镇基却认为政府扶持并不是医治“民工荒”最佳药方:“其实人才不是没有,关键是我们企业如何对人才进行培训以及稳定人才。我参观过很多鞋厂,他们的产品90%出口到美国,我问他们有招工难的问题吗?他们说没有。还有一些优秀的制革厂,他们也说没有这个顾虑。也许他们都是优秀企业,不愁没有员工。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优秀企业,并且自豪地对外界说没有民工荒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关键的一点:工人是工厂的主人。让工人感到有“主人”的感觉,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成事业看,这才能真正地稳住人才、发展企业。”
“让工人成为工厂的主人”,对企业的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除了几家知名企业,晋江绝大多数中、小型鞋厂在技术、产品以及管理上都还处在“发展”阶段。对他们而言,拥有稳定的工人,就拥有了稳定的产品,他们的机制和待遇无法与大企业竞争,那是否意味着他们无法在人才市场找到适合他们的“人才”呢?
“我觉得这是无法解决的事,因为这个行业的扩张太厉害,需求太不平衡”。德尔惠总经理丁明亮说:“我说个简单的数据:晋江卖机器设备的公司,总共加起来,一年可以卖掉10万个制鞋机器,每台机器1~2人,这意味着晋江必须增加10~20万的工人,这么庞大的人才空缺,是难以快速补充好的。因此,政府扶持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企业自身机制也是一方面。”
鞋都---看上去很美,想起来却是内忧外患。然而,做企业,做品牌,原本就是“环境越恶劣,品质越优异”。商业环境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或许,鞋都该感谢如此“残酷与美丽"并存的商业环境:竞争越是残酷,能够战胜对手、最终被市场选择的,就是最佳品质的鞋子。
或许,鞋都真正的隐患还不是那些所谓的大气候、外环境和软组织。管理、技术、开发、设计等软件方面的投入不足和忽视,才是每一个鞋企业每天必须面对的隐患。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