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鞋业构建以人为本的后勤管理文化
中国鞋网6月10日讯, 双星鞋业工业园地处青岛即墨大信镇,周边有一些外资鞋厂和轮胎厂等,这些企业有的把招聘广告贴到鞋业工业园门口附近,然而,这些厂并没能将双星人“挖”过去,相反,这些企业的一些员工却慕名来到双星鞋业工业园。双星鞋业工业园产销两旺,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中有什么凝心聚力的妙招?让我们从其后勤管理一探究竟——
召开“饭菜创新讨论会”
双星鞋业工业园职工餐厅内,设有专职面食和菜品的品检员。每一种面食和菜品做出来后,品检员品尝认为合格后才能端出去卖。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适应市场竞争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不断地创新、创造,处处让员工满意。”工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后勤部食堂实行了大包、小包和分段包,内部既有配合,又有竞争,饭菜花色品种不断出新,服务质量也不断提高。他们每天都公布“今天为你服务的厨师是谁,公布监督电话”;每周六召开“饭菜创新讨论会”;每月还邀请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车间职工代表等,召开“后勤部征求意见恳谈会”;组织开展“员工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岗位竞赛活动,使饭菜质量不断提高,花样不断增加,较好地满足了来自天南地北员工的不同口味需求。“每天都调换着吃,饭菜品种多,我们想吃啥就买啥。”职工刘雪荣如是说。
建起孩儿的“乐园”
双星鞋业工业园针对夫妻工多,孩子到社会上的幼儿园接送不方便和费用高的问题,特别是有的夫妻工把孩子留在老家,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的情况,在双星集团总裁汪海的关心下,建起了双星亲情幼儿园,使夫妻工不再为孩子入托发愁了。
工业园领导说:“从农村到企业来工作的夫妻工,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更是为了让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建起双星亲情幼儿园,让这些家庭感受到总裁的亲切关怀和双星大家庭的温暖,有利于员工安心工作,也有利于孩子的快乐成长。”
亲情幼儿园的建立增强了员工感恩和干好工作回报企业的决心和干劲。成型车间王宪亮、汪霞夫妻俩现在有一可爱的女儿已经4岁,以前孩子放在家中由父母照看。汪霞说:“以前上班都不安心,老是走神,想孩子。现在好了,我们把她接到身边,送进双星幼儿园,星期天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出去玩玩,厂里真是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我们一定好好干,报答领导的关心和照顾。”
温馨的生日
双星鞋业工业园不仅为职工建起公寓楼,让夫妻工住上“夫妻房”,还建立并不断完善职工电子阅览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电话吧、职工服务部、医疗室、美发室等文化娱乐和生活设施及场所;并组织开展“才艺大赛”、“文艺汇演”、“越野赛”、“篮球赛”、“书画展”、演讲比赛等活动,努力满足员工学习、交流、上进,体现价值等精神生活的需要,不仅充实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增进了员工的相互交流和友谊。工业园食堂还坚持为过生日的员工赠送“双星生日蛋糕”,以优惠价承接职工生日宴、婚礼宴、朋友宴等。哪个职工过生日,车间承包人和生产线上的好友和同宿舍的员工经常是一道庆贺,共同举杯,密切了管理骨干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调整了大家的思想情绪和心理情感,增进了彼此的交流、感情和友谊,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e网”情深
走进双星业工业园制帮车间,“双星吉尼斯纪录榜”竞赛图示赫然入目。据四线承包人孙雪冬介绍,她不仅上班时与员工交流沟通,合理安排活,巧妙组织竞赛,下班回家后还考虑到现在大多数驻厂职工都是“80后”、“90后”,喜欢在公司电子阅览室上网聊天的实际,于是自己也在家学着上网,并把QQ号告诉生产线上的职工,让员工彼此相互沟通、建立感情,也很好地增强了班组亲和力、向心力。
双星鞋业工业园各部门、车间、班组通过组织开展 “师徒结对”和“五好家庭”、“五好机台”、争当“多面手”、争创“双星吉尼斯纪录”等竞赛活动,营造了一个奋发向上,勇争一流的班组氛围,通过及时表彰奖励,使员工感觉到成就和被尊重,使大家的活力和激情竞相迸发,为“创纪录,夺桂冠”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工业园设备员、计划员、工资员等都主动做好对生产一线的服务;各单位了加快工艺流程改造,实现工艺过程“零距离”,不断引进和改造设备,提高设备自动化操作水平,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努力让员工 “体面工作、快乐生活”。
双星鞋业工业园不断创新和加强后勤管理工作,构建起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后勤管理文化,使生活保障和生产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实现了人员稳定,产、质量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