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人力资源】有志者事竟成。当雪峰把《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的定稿送来时,我欣喜地看到他在管理学研究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我为本书的问世而高兴,为雪峰学术上取得的成就而高兴!下面谈几点看法,与读者朋友交流。
1.真正的管理要由重到轻,要举重若轻。
轻管理的“轻”来之不易。轻管理的“轻”不是轻松,不是轻易,更不是轻浮,而是建立在管理理论的“厚重”之上的。
从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都应是先重后轻,由重到轻,然后才能进入举重若轻的境界。本书之所以能立得住就因为它具有厚重的理论支撑。“轻管理决策模型”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模型涵盖管理理念、管理决策、管理系统3个方面,每个方面又与经过严密逻辑推理的管理工具相对应。尤其是模型中的管理决策、管理系统模块,通过“管理的山坡”模型中竖列10大项目的3个层次,和纵向“定位”、“分层”、“应用”轻管理的3大步骤10个小步骤,用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基本涵盖了从理念、决策到应用所涉及的管理系统的方方面面。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模型实现了80多项管理内容从纵向到横项所有内容的层层对应、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无论是管理理论的严密性和实操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样的管理模型,在我看来,丝毫不比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逊色,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简单轻松的且具有可操作的科学决策和应用工具。
2.真正的管理要由“洋”到“土”,要土洋结合。
任何一门学科,学问要发展都要土洋结合,本书在这方面付出了努力,做出了贡献。所谓“土”是指管理的本土化,所谓“洋”是指国际化。管理学绝对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理论体系和框架,贩卖洋理论是没有出息的。但管理又不能太“土”,只顾自说自话,只强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或者热衷于“谋略权术”的糟粕,那不是管理的正道。
现在很多中国式管理研究往往停留在坐而论“道”的阶段,缺乏支撑“道”的理论基础、方式方法和操作工具。一些从道家、儒家等角度进行企业管理研究的所谓“中国式管理”,离管理科学太远了,离这个时代太远了。管理科学一定要先土后洋,借鉴国外理论,加以消化,再由洋到土,真正实现管理科学的中国化。
3.真正的管理要由硬到软,要软硬兼施。
所谓硬是指管理学要有形而下的模型和“硬核”,要有科学的形态,所谓“软”是指形而上的管理哲学、管理文化和价值观。本书在广泛借鉴、继承西方100多年管理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试图“硬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又在便于应用上下工夫,在“软化”管理上做文章。国外的管理学太硬了,所以在中国总是水土不服。本书尽量做到软硬兼施,刚柔相济,这一点是很值得称道的。
4.真正的管理要推陈出新,重在创新。
真正的管理一定要继承中国与外国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在此实实在在的基础才能谈得上创新。创新不是推倒重来。轻管理的“新”是在继承西方科学管理成果和中国管理智慧和艺术基础上的推陈出新。轻管理不仅创新了管理理念,还创新了管理理论、管理工具和方法。市场经济需要新管理。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新管理,“轻管理”的一个亮点就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推陈出新,重在创新。(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