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战略管理】一、 西方商业模式设计的战略导向:目标、核心及主体特征
1、西方商业模式设计:设计的内在要求
20世纪60年代战略管理形成以来,西方商业模式的探讨亦随之形成。事实上,商业模式是在企业或组织的战略模式的目标框架下进行设计与规划的。
泰莫斯规范商业模式设计涉及如下内容:它应该在企业战略目标下实现,具体则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式。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办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2、现代西方商业模式构建:核心与主体
第一,西方商业模式规划与设计的核心
西方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内涵体现为: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加以优化配置与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第二,现代西方商业模式构建的主体。
西方商业模式的主体一直以自身作为战略目标、任务与政策推进的主体,当然,目标对象是市场。这种商业模式借助组织内在的制度安排、治理形式围绕着企业目标、任务进行。
而客观上建立在市场环境与竞争机制基础上构建的商业模式虽然符合企业战略目标规范,但是,不可否认,关注了市场,失去了包括整个市场的社会体系。
一直以来,商业模式构建的客体范围约束于市场体系之中。市场机制本身是具有制度导向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市场行为与经济活动具有工具性、制度性及机械性特点,而其作用参与主体的流程上受到法律与制度安排的制约与规范,并按照制度化目标进行工具化推进。
3、西方商业模式设计理念:战略性回归。
一般而言,西方管理强调完成的目标通常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等,近二十年开始注意到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价值实现的辅助载体中来。特别是在近十年开始意识到:即便组织的目标是最好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或者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也可能会违背一定社会人群的行为规范。这种意识的萌发实际上正是西方管理向东方管理回归的表现之一”。
从目标来看,中国管理比西方管理更注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发展,即人的成长、成熟与生存质量。
二、东方管理商业模式设计主体思维、建构及方法:基于西方比较视角的剖析
1、东方管理商业模式的战略目标:基于东西方思维结构比较分析
第一,东方管理商业模式顺应规律的目标:柔性化“共生“之价值
从东方管理商业模式研究的价值意义上看,所有具体的管理中的人物事,都都需要放在社会人文价值体系中去进行研判其价值与意义。而不是企业率先作出决定,再去探讨如何去满足这个目的。
东方管理商业模式研究的主旨满足了现代管理所要求的强化人性、整体、共生的战略价值。从以物为主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主的管理;从硬性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是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在本世纪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变后才开始注意到。
第二,东西方商业模式的主客体比较:基于东西方思维结构比较评价。
可以看出,从商业模式运营的战略主体上看,东方管理的目标来源于人文社会体系,而西方战略管理的目标来源于企业、个人等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这样,实行战略手段的决定因素则产生了视角的差异。 我们在前曾提及西方战略管理在规划视角与范围上,受到市场的制度化机制及其工具化机械化的运行规则规制所制约,在未进入市场体系之前,战略决策的前期目标与社会调研的约束内容与范畴,往往还受到市场内在机制的制度化环节所约束,而往往我们考虑到的范畴实际更为广泛,比如文化、意思形态、价值模式、社会习俗等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却是西方战略管理所不能够完全展开,甚至所摈弃的内容。另一方面,受到主体意愿的制约。西方战略管理中,企业的意愿往往影响客观战略结构、战略决策,以及战略路径等。但是,诚如德鲁克所认识到的,企业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营销,即,“屁股决定脑袋”。 它决定企业是什么,也决定企业的功能与任务及是否可以存在。
第三,哈耶克关于传统文化秩序的力量:不是消逝的过程,而是积淀。
哈耶克传统自由主义认为:“通过利用形成秩序的力量(协调其成员行为的常规),我们可以达到一种秩序”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协调成员行为的秩序,并非是完全由个人主义的经济行为引导的。其中所包含的事实,要比我们刻意的制度安排所能取得的情况不知复杂几何,因为“它是一种文化的组织与应用”。如果我们能够对于这种诱发传统文化秩序的传统文化因素,可能性善加利用,使其达到换了别的方式便无法达到的程度,我们就要在限制自己对该秩序的细节上施加力量。那么,实际上,正确的理解就是我们的管理不能再期望仅仅通过工具化的制度安排形式来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进行再思考,探讨对通过制度化解决一切的思维方式作出限制,并通过制度之外的因素来很好的“吻合”这种社会传统文化秩序。客观上,达到一种组织利用社会人文体系组织与激发社会资源获得利用的效果
2、商业模式的以“心”造“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不管国家还是企业主体, 须以义生利, 并由此承担社会责。《大学》 中: “国不以利为利, 以义为利” 的原则,儒家已经在2000年前阐释了治国思想,而西方三百年前才出现“父爱主义”与古典经济的《国富论》的论述。
第一,人文社会之“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所谓的“心”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中国的儒学。在文化心理学中“心”称为社会行为客的心性,表现为一种“文化价值模式”。所谓“体”指行为主体的存在模式,表现为一种“组织行为模式”。行为主体要使自己的行为能够激发行为客体的行为,必须了解社会行为客体的心性特征,并使自己能够在了解行为客体心性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行动。所以,行为主体需要了解社会行为客体的心性要求,并能在了解对方心理价值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对方的行为。
“心”的载体是人,而在儒家“心学”中,“心性”亦是本体性的存在。人作为人文社会中的人,总要和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明代的王守仁(字伯安,公元1472-1528年)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使心学发展得更加完备具有行为科学内涵的系统学说。它以人性与宇宙协同发展的本源看待修身的宇宙本质,或者宇宙之本“心”,以及运行发展“规律”。然后由里及表,由己及人,由近及远,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之间人性社会活动的辩证统一关系。依此,儒家建立起一整套的人性心学价值观体系。
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博学于文是指管理者的自我修养, 而约之以礼, 则明确管理模式延伸到社会非制度化群体中,要由“礼”等文化要素达“心”,达到百姓的心性激发中,形成价值纽带关系。关于 “礼” 的研究很多。儒家以:“礼有三本: 天地者, 生之本也; 先祖者, 类之本也; 君师者, 治之本也” 。
儒家认为社会之间良性价值关系及其秩序的本质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自然及宇宙和谐发展中的人的行为如何推己及人之“心”。
第二,组织构架其“体”:功能的适应性及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有机构成
所谓“体”在中国人文哲学认识论中属于“理学”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应该是怎么样”的认识。它对应于西方人文哲学的本体论对客观存在应该是什么的客观规范。东西方人文哲学在认识事物的“体”的方面有诸多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从对客观事物规范的界定上却是一致的。
如何认识“体” 中国儒家“理学”对“体”的认识有很多。其本质则为符合宇宙大律与万物之道的功能性顺应、协同及治理模式。但是,中国儒家及百家学者在探究宇宙万物演变规律时,往往亦会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出现错误的认识。比如,儒学为统治阶级利用后,政教合一也面临着某些方面走向堕落(在某些方面,受到历史服务统治阶级儒家学者基于服务封建君主而篡改,某些方面的理解已经开始开始离开儒学初期的本意,具有某些“儒教性“愚民的特征),诸如把纲常看做“天理”;又比如董仲舒以儒家的宗法思想为核心,参以神、君、臣、父、夫权等五行之说,这并非科学的过程。
但是,从儒家“理学”的研究出发点的视角看,理学家们能够建立于从本体论的高度研究社会存在的理与欲的关系的路径,却是正确认识“体”的认识论基础,拥有很多合理性的成分可供借鉴。它所提倡以人为核心通过“理”与“欲”的逆向思维研究社会行为人的人性特征的构建,是我们研究、分析及构建客观行为主体的以什么样的合理形态存在于人文世界中的正确思路。正所谓《道德经》所言:“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周易》把万事万物的演变规律作为一个辨证互动的连续统一体。它说明在一切事务的发展中,任何事务的开拓与创造中,“厚德”占居首要战略地位。象辞解曰: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中国哲人通过对人、社会、自然之间基于人的行为关系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以指导社会的行为的方式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做法有着截然的不同。直到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对人性的挖掘开始成为行为科学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并为管理学最新思潮所应用。但中国哲人对“心”的探讨有着两千年的历史,获得了很多难得的规律性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借鉴。
第三,东方管理商业模式协同战略方法分析:以“筹、谋、术”三者为核心。
根据复旦大学首席教授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苏东水先生的总结,东方管理的要素可以概括为“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等十五个方面。而东方管理战略则为“筹、谋、术”三者为核心所建立的实现目标的一切策略,方法及谋略及手段等的运用、推行,以及实施过程。
筹,就是运筹帷幄。《孙子兵法》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意思是说,兴兵作战之前,充分估计各种主客观条件,精心运筹帷幄的,胜利的可能性就大一些;预见获得胜利的主客观条件不充分,就不容易得胜。因此,管理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到竞争决策的情况下,运筹帷幄的好坏常常决定了管理的成败;
谋,就是预谋决策。“计也议也图也谟也”。“计,筹策也;议,谋也;图,谋划也;谟,议谋也。”(《说文大字典》)可见,计、议、图、谟与谋在古代意义相通。《书洪范》也讲到:“明作哲,聪作谋。”另《诗集传》也说:“咨事之难易为谋”。可见,在东方管理中,人谋概念其实就是人聪明才智的代名词,是智慧的象征。它其实是管理者或者智囊团对战略目标进行预测和形势分析,并运用权谋和策略等智慧性技巧来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用现代的语言讲,人谋包括了计划、决策以及战略管理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的就是要提前预谋筹划,才能把握局势发展的先机;战国时范蠡提出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及“知斗修备”等原则,也集中体现了东方管理的预谋决策思想。谋,更侧重于预测和把握未来发展的动向;筹,则是反反复复根据当时当地的内外部条件,侧重比较各种备择方案,两者是有区别的。
术,就是巧妙运术,也就是要讲求方式方法。”术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基于社稷治理的要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治国方略,并记载于“资治通鉴”、“史记”等历史文献中。特别是在中国的兵家及法家等下学说中关于术的记载及描述极为丰富。
3、以“心”造“体”:从功能适应到两性互动,无为得治
《老子》第四十九章有言: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人文社会科学必须研究人类独立的精神意识运行规律,把人作为物质与精神两个世界的综合体。挖掘人的“心性”的价值模式,将其应用与企业价值行为管理模式的构建上,并使企业的价值行为管理模式与人文社会作出功能上的适应,从而指导企业的价值创造行为。
儒家治理方式上主张“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其本质是一种符合社会人文秩序布局的一种治理模式。另外,儒家希望通过“礼” 的制订限制人本性性众的恶。 “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 以为偏险而不正, 悖乱而不治, 是以为之起礼义、 制法度, 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 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使皆出于治, 合于道者也” 。
在企业管理中以“心”造“体”,实际上实现的远远超越西方企业所规范的“心智模式”的内涵,它建立的是一个统一体与社会自然等的共生有机体,远景意义上是一个社会价值运行体系的塑造,而它则服务于社会价值体系中无数众生之间有机互动中的诸多功能,或者说对接了众生构成的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价值交换与往来种的诸多功能性价值链或者网络的治理与服务。所以,其本质则为功能性服务而实际。
三、西方管理向东方管理的回归——自管理作为哲学,从管理艺术开始
东方管理商业模式战略框架的文化导向上体现为文化理念与文化元素之间治理与协同的整合。我们谈到东方管理战略的文化理念前提是“德”治的战略,与社会之间作用关系则体现为“德”与“礼”为核心基础上的各种文化元素对社会非制度化群体的“教化”干预与协同,它会使组织或企业的“体”同步与融合于社会的“心”,整合于社会文化布局与文化秩序。客观上完成了“吻合”人文社会的价值模式与群体文化机制模式。比如,儒家提出的社会中提升人性发展质量及赢下过你社会秩序结构中可教化的因素“仁、义、礼、智、信”则为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往往亦成为企业商业模式的治理中比物质化资本更为宝贵的东西。
中国的管理亦可以称为艺术,而且这种艺术是非常精妙的。西方真正体会到管理是一门艺术时,已经是二十世纪末期。
自上世纪60-70年代后发展历程的发达国家日本通过“东亚模式”使经济获得腾飞以来,西方的诸多学者开始关注日本管理的东方因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根在中国,却源于日本的企业文化,诚如我们所知道的,美国学者威廉大内建立了企业文化的理论体系,接着90年代以后类似约翰•科特的《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的《西方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管理艺术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获得了繁荣。
所以,管理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宛如烹饪,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不仅大小把握都有其度,其“以心治体”的本质却亦无大异。总之,人类思想精神文化的研究不仅应从哲学的高度审视规律大道,同时亦应该从其本身的特征差异将管理看作门艺术。(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