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鞋网 | 中国女鞋网 | 中国户外鞋网 | 中国休闲鞋网 | 中国运动鞋网 | 中国男鞋网 | 中国特色鞋网 | 中国皮革网 | 中国鞋材网 | 中国鞋机网
热风品牌加盟
当前位置:首页经销商栏目经营管理刘邦:草根帝王的乱世经营术

刘邦:草根帝王的乱世经营术

http://www.cnxz.cn 中国鞋网 更新日期:2011-12-07 15:20:47 浏览:8483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打印

  【鞋世界导刊】自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刘邦虽然开创了大汉王朝,但更多时候,是以无赖的面目呈现在历史的帐簿中。两千多年来,大家同情失败的项羽,却对刘邦的成功漠然视之,我觉得这有失公允,成功自有其道理,绝不可以乏道德的眼光作为评论历史人物的唯一角度。刘邦之所以能在秦末的乱世之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

  “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刘邦出道之前,属于纯粹的社会闲散分子,游手好闲,整天跟一帮朋友去赊帐喝酒胡混,甚至在犯事逃避追捕的时候,还常常带着一帮朋友去寡居的大嫂家蹭饭。做了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长)之后,痞子的作风丝毫未改。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说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由此可见,玩世不恭的行为背后,还透着刘邦骨子里的那种大而化之,宽容爱人,不受世俗之见摆布的个性。虽然萧何批评刘邦,“季固多大言,少成事”,但正是这种凡事都无所谓的个性,让他身边聚集了一大帮为其摇旗呐喊的朋友,其中不乏萧何、曹参之类的政府官员。我们从刘邦与夏侯婴的关系中就不难发现刘邦的巨大人格魅力。夏侯婴当时是县府的马夫,他和刘邦的个性相近,为人又机灵干练,所以成了刘邦最初的“狗头军师”。因为刘邦常常对他言听计从,所以夏侯婴便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气使命感,只要刘邦一招呼,夏侯婴就会扔下工作,去给刘邦摇旗呐喊。萧何对此很奇怪,便问夏侯婴,你一个县长司机,相当于半个公务员,而刘邦只是个小混混,你为什么整天跟前跟后的?”夏侯婴说:“我这样才能照顾他,刘季这小子心好,讲义气,是个难得的朋友,但是他常常做事不知轻重,胡乱讲话,容易惹祸,不跟着他,真让我不放心啊。”

  正是这种不固执己见、粗率又凡事无所谓的个性,使刘邦具备了天生的领导潜质。成功的领导者,并不是要什么都会,而是要当自己什么都不会,才能让手下的人各就其位,各展其才。在初登帝位之后,刘邦在洛阳南宫宴请那帮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酒酣耳热之际,刘邦问大家:“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和王陵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固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疾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针对他俩的分析,又说出了那段非常有名的话:“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被我擒也。”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刘邦在项羽的国都彭城遭遇大败,与夏侯婴等火速败退的路上,见了自己的一双儿女,便让他们坐上车一起逃亡。但是眼看着追兵越来越近,刘邦干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来。《汉书·夏侯婴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跋两儿弃之,婴常收载行,面雍树驰。汉王怒,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为了能使自己逃命,竟然将自己的儿女从车上推下去,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干,夏侯婴一再地停下车,将他们又重新抱上车,惹得刘邦十几次想杀这位铁杆哥们。我们想虎毒尚且不食子呢,他刘三这样干,似乎是连禽兽都不如。

  发生在刘邦身上的相似事情并非就此一次。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在广武的东西城隔涧对峙已有数月。项羽因为军中乏粮,急于与刘邦一战,而刘邦却避而不战。项羽无奈之下,乃将刘邦的父亲推至高台上,对刘邦喊话,“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三,你小子再不出降,我就把你父亲煮了吃)。当时刘太公已是年过古稀的风烛老人,受此折磨,一定是惨不忍睹。刘邦身为人子,心痛、惊惧、愤怒自然更胜过他人,但戏剧性的情形出现了。刘邦镇定自若、轻松自如,甚至还不无玩笑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纵览刘邦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几年中,刘邦似乎屡战屡败,却也屡败屡战,即使穷途末路的时候,在刘邦的意识中,从未出现过放弃的念头。这是成功领导者在处理危机时,最为重要的因素。刘邦表面是一副游戏人生,甩手掌柜的姿态,但骨子里却有着与身俱来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当然,正是这种非常人所能忍受的强健心智和决断力,让刘邦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道德代价,两千多年之后,依然为人所诟病。

  “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布又不喜过望。”

  汉王三年时,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当时位居九江王的英布成了左右时局的一股重要势力,刘邦极想将其从项羽那里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在刘邦的使者随何的努力之下,英布终于投靠了刘邦。但在他面见刘邦的时候,戏剧性的场面又出现了。“淮南王(英布,当时尚是九江王,后被刘邦封为淮南王)至,上(刘邦)方踞床洗,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史记·黥布传》)

  在古代,见客时如何衣冠不整,就表示对对方的怠慢甚至是蔑视。先前想尽办法邀请对方入伙,如今对方来投靠,刘邦却又如此怠慢,难怪英布要后悔了。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不免一笑。私想这刘三真是个驾驭人的高手,片刻之间,竟然令身为乱世枭雄的英布一会羞愤得想自杀,一会又大喜过望。其实,如今想来也甚是简单:英布好歹也是一方诸侯,与他刘邦是地位相当的。虽然现在穷途末路来投,但英布自己总归未必拿自己当刘邦的部下。如果刘邦此时不给他点颜色,打压一下他的心理期望值,将来极有可能难以驾御,甚至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而正当英布的心理期望值跌入低谷之时,刘邦又以华屋美食等诸如此类的小恩小惠让其感恩戴德,俯首帖耳。这一怒一喜之间,却不难看出刘邦的御人手段是何等的高明。

  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楚汉战争进行到第四个年头,韩信凭借他的军事天才,先后平定了魏、赵、燕,如今又以弱势兵力一举而拿下齐国,赫赫战功,无人能与之匹敌。建立了如此功勋,刘邦却未能对他裂土封王,韩信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终于请求刘邦封他为齐王。但在申请书的措辞上,韩信显然大大煞费苦心了一番:“齐夸诈多变,反覆之国,南边楚,不为假王以真(镇)之,其势不定。今权轻,不足以安之,臣请自立为假王。”所谓的假王,就是临时代理的诸侯王。韩信借口齐国形势不稳,不封他为王,难以镇抚复杂局面。但他显然顾虑刘邦是否真的愿意封他为齐王,所以只是请求暂时代理,而不是要求中央正式任命。尽管如此,当韩信的使者将申请书送到刘邦手上的时候,刘邦的反应是“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刘邦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老子在这里被项羽围困,命悬一线,你小子不急着来救我,却在这个时候逼着我同意提高你的待遇,门都没有!”结果,刘邦刚一发作,就被身边的两位卧龙、凤雏级的谋士踩了一下脚,并且附在耳边小声提醒他,“现在局面对我们非常的不利,假如韩信现在要自立为王,我们又能奈何呢?不如送他个顺水人情,防止这小子反水啊!”刘邦一经提醒,立即一百八十度转弯,又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国,建立功勋,就应当封王,何必要暂时代理呢!”司马迁用寥寥几十个字,就把粗率而又善于机变、精于权谋的刘邦刻画得入骨三分。只是韩信对此尚被蒙在鼓里,不知一片乌云正向其头顶压来。(-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欢迎品牌、企业及个人投稿,投稿请Email至:Mail@chinashoes.net
我要评论
查看评论(0)
  • 用户:
  • 密码:
  • 匿名
  • 可用表情:
  • 字数:/
  • 验证码:看不清?请点击换张图片